2016 / 9 / 30

在困難的環境中,作理性取捨。

 

作者:國軍高雄總醫院 精神科 羅羿倫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yllo_ymrf_20160925_090

 

 

充滿不確定的時代

 

以健保為主的各項政府政策對醫療體系持續壓迫,造成醫療院所收入減少、醫療從業人員過勞,但醫界卻無法團結起來表達意見,醫界高層只是把收入減少算在醫師頭上,並不時發言反對醫師被納入勞動基準法保障,身為基層的我們深切感受到內憂外患。

 

在這樣的環境下,醫療院所愈來愈難提供好的研究資源,醫師也愈來愈沒體力、沒時間從事研究。這個時代充滿不確定,我們不確定長夜何時結束,不確定到底等不等得到曙光。

 

既然無法改變現狀,我們只能改變想法以適應現狀。在不穩定的環境下,大多數人很難為長遠規劃,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咬牙踏上研究之路,也許會更容易被學術評價體系看見。

 

 

白手起家,也有機會獲得成功。

 

在過往,做研究要需要經費需要資源,剛出道的年輕醫師沒有研究經費沒有案例累積,要發表學術文章十分困難,只能在前輩面前卑躬屈膝、做牛做馬,期盼前輩釋放一些資源來做研究。

 

現在眼前是一個機會,讓所有人都能以極低的成本,獲得海量的資料。在健保資料庫面前,不論階級、不論年資,大家都能獲得相同的原始資料,人人平等。至於怎麼做處理分析,端看個人的努力與智慧。成功不再被少數人壟斷,這是一個最適合年輕醫師白手起家的時代。

 

做研究最困難的,就是新手起步階段。這時候最重要的,是找到好的指導者,並且使用現成好的模組。做健保資料庫研究的話,建議從臨床工作中尋找題目,選擇有重要價值、須大量案例、須長期觀察、有在地優勢的題目。而在期刊方面,跨領域期刊或者流行病學期刊,是比較適合新手的選擇。

 

當然,如果開始能獲得更多研究資源,則最好可以成立自己的團隊,處理編碼、統計、論文工作。通常這個階段已經能擁有較多個案、較新設備、較充足實驗室資源。這樣的情形下,也就可以不依賴健保資料庫了。

 

 

資源有限,理性取捨。

 

潘怡如醫師的演講提到,在醫療政策上沒有完美解答,因為資源有限。決策者能做的是在這樣的限制下,運用科學方法理性評估,找出相對比較有利的取捨。

 

作生涯規劃也是在作取捨。如果單從獲利角度考量的話,讀博士班不是一個好的取捨,因為比較明顯的幫助,只是可以稍稍縮短升等教職的時間。但是博士頭銜可能對某些人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,而且學術境界的提升也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是無價資產,如果把這些都納入考量的話,該不該讀博士班就很難有個定論了。

 

吳昭慶醫師拿到了博士,並且認為就算重來一次也會作一樣的決定,然而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,該不該把人生十分之一的時間投入博士班,我要好好問問自己,吳昭慶醫師的有利取捨,對我是否也一樣有利?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