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講者 張凱閔 醫師
再次感謝蔡校長的邀請,讓我在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後,今年繼續有機會分享這一年內,在研究領域的成長。2015 年與 2013 年兩次成功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之後,如何能夠再創佳績,可想見蔡校長在講者的選擇與內容安排部分,一定也傷透了腦筋,不過事實證明,又是一個令人驚豔的論壇。
解開新進者心中的疑惑
在講者部分,從俊鴻的健保資料庫、怡如學姊的成本效益分析、孟樵的統合分析;青陽、昭慶與育群學長對於念博士班的意見分享;好友爵宏的國際交流、沂名學長的國際闖蕩經歷,以及蔡校長對未來研究發表趨勢之分析,再再呼應年輕研究者心中的渴望。
身為一個年輕有衝勁的新進者,或許都有疑惑:「將來我的專業生涯,是否可以像前輩多彩多姿,像大老那樣飛黃騰達?」
經由講者精采分享,這些與會夥伴,能夠比對自己的精神特質,找到適合自己的模板,向成功者之路腳踏實地邁進。
研究與教學相輔相成
在準備這次演講的過程中,自己也獲益良多。首先在幾次跟蔡校長的互動中,開始學習使用 Comprehensive Meta-Analysis 軟體,雖然之前作品多利用 Stata,但為了將來開課教學的需求,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與教學相輔相成,於是今年五月就轉換軟體平台,發現 Comprehensive Meta-Analysis 的確減少許多在計算上的時間,同時也便於驗算工作。
很幸運的,我們研究團隊第一篇使用這個軟體寫作出來的統合分析,也在今年九月被老人醫學排名頂尖的期刊所接受,可說是意外的禮物。
(橙編按:是的!Meta-analysis 的課程持續開發中,說實在的,要把課程做到新思惟自己要求的水平,真的不是很容易,小弟繼續燒腦努力中!)
每年都能給聽眾不同的感動
我認為,每次大型演講,其實都是給演講者很好的成長機會,也代表一個需要跨越的門檻。我常勉勵自己,即使主辦者要我演講的主題類似,我也必須給予曾經參與的聽眾,繼續成長的感動。或許兩場相隔一年的演講,內容都是統合分析,但在一年之後,我還能繼續分享新的作品,以及研究中新的體悟,這是每個站在講台上的演講者,背負在身上神聖使命,也是光鮮講台之後,一段刻骨銘心的奮鬥歷程。
從國內研習班成為國際研討會
同時,蔡校長的大型研討會,一直都是我舉辦骨骼肌肉超音波工作坊借鏡的好榜樣。我們也從一個國內研習班,藉由臉書的推廣 (MSK ultrasound club),轉型成國際研討會 (USMSIT 2017),也漸漸打入國際市場。很感謝蔡校長與新思惟夥伴們提供日新又新的機會,也期待將來能夠持續將自己的成長心得,分享給同在專業路途上奮鬥的朋友們!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