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9 / 30

從 nobody 變成追夢的 somebody

 

作者:陳彤

 

 

ymrf_20160925_336
 

 

沒有醫療背景的我也能聽懂

 

在課前看到各講者的主題時,因為我不是醫學領域的成員,還有點擔心會聽不懂。但走完整個論壇,我的確是不太明白健保資料庫以及統計研究法,但這些術語不僅沒有困擾我,反而讓我更能專注在,大家分享的重點,也就是那些做學問的態度,還有對無悔人生的執著。

 

 

任何判斷都要有科學證明

 

首先要來說說我對潘怡如醫師分享的感想,她簡明扼要的說明複雜至極的兩種統計法,雖然我不可能真的去運算,可能學也學不會,我的人生中應該也不會有用到這些統計法的一天,但是我很感動能聽到這些方法的運作,因為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些方法,讓我在做價值判斷時,可以有一個依據。

 

從小到大讀了那麼多書,求學路上走了這麼久的路,我一直是處在身旁有很多人的環境中,有時候難免還是會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沼,抑或是捕風捉影的和人瞎起鬨。但是這些實證的技巧卻能提醒著我,待人處事上要更科學,進而去做到沒證據不亂說話、不造謠,無形中,生活似乎能夠純淨了些。

 

 

不只是追求學位,還有理想與夢想。

 

再來,是該不該讀博士的正反合三方辯論,我認為如果有機會,就應該去讀博士。學歷本來就是用來證明一個學生程度,是台灣教育把這些學歷的界線模糊了,就像共產主義似的,人人都有學歷拿,但最後是鍋破碗裂,大家捧著瓦片洋洋得意。

 

但至少博士門檻是我們台灣學歷的最高一階,這些讀博士的人,不僅僅只是為了文憑,他們還有理想以及對專業的在乎,對我來說,他們更像是一種象徵,讓我們知道還有這樣的一群人,可以在高知識的殿堂裡穿梭,而這些高深又珍貴的知識,它像鑽石一樣還嵌在金字塔的尖端,只要努力探求,我們得到的就會是真的寶藏。

 

 

任何領域的根本都是要解決生活問題

 

那天下課時,蔡校長來與我和先生打招呼,他看到我是音樂老師,認為課程較偏理科,關心我是否聽得懂?我很謝謝蔡校長的關心,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坐在冷落邊界的一員。

 

我認為,各種學科依其屬性細分出許多類別,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各行各業,但其實追尋到學科的源頭,都只是為了要解決生活的問題。我的確是不太理解演算的方法,可是每一位講師的講述,我都能瞭解重點,他們都分享從無到有的過程,細說遭遇的挫折,以及如何用方法再次站起,在在都鼓舞了我這個 nobody。

 

現在,我也很期盼自己有發光發熱的一天。為此,我會繼續實現我的夢想。也很期盼新思惟繼續開設類似的論壇,讓我們可以聆聽各種在專業領域上成功講師的分享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