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成大醫院 急診部 朱紹中 醫師
現場提問都很有深度
風塵僕僕從南部北上,雖然剛下車時睡眼惺忪,但是在新思惟的會場上,卻一刻都不敢打瞌睡,不僅是因為學費、車資、筆記大賽,更因為每位講者所言字字珠璣,內容精闢分析又深入淺出,而且越到後面越覺得精采絕倫。台上講者個個都是強棒,台下的新思惟之友也是臥虎藏龍,連提問的部分也要好好聆聽。真的很佩服校長和團隊所選定的講題,不僅有淺有深,主題全面,而且不管何種階段來聽,我想都有收穫。
醫療不再只是醫術,還有……
對健保資料庫的分析,常聽到長輩訕笑,健保資料庫是「garbage in, garbage out」,講者利用實力和實例告訴我們,台灣健保與其他資料庫的類似的點與獨特的優勢,對於要怎麼利用、選定主題、如何將研究與臨床結合,做了很棒的詮釋;CEA and CUA 的主題,老實說聽的不是很懂,但也給自己一些不同的想法。
過去自己對於某些領域不夠了解,也覺得臨床醫學以外都不是醫療的重心,但其實醫療經濟、醫療管理,甚至是政治方面,不管是現在或是未來,都具有引領時代和話題的重要性,醫師不僅在診療的專業外,作為知識分子與研究者的角色上,各學門及知識領域都要有一定的認知,除了團隊合作,如果一名學者各種領域能力均衡,一定可以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,對原有的專業應該會有很棒的 synergistic effect。
念博士不是終點,只是策略之一。
要不要念博士?我想不僅是我自己,在場許多同儕們必定都在心裡面不知道考慮了幾回,心嚮博士的學位名譽,研究上的資源,同學及教授的人脈,但對於可能犧牲的機會成本也一直讓自己裹足不前,三位講者從自身經驗說起,卻又各有獨到精闢的分析,實在是不知道應該支持哪一位,不過可以得到一個結論:「不管要不要念博士學位,很多事情,很多研究,馬上就可以開始做!」
三位講者就算學位不同,科別不同,共通的是具有強大的決心和毅力,對於自己的方向都很清楚。如同講者所說,要將你原來龐大的能量擺到適合的地方,念博士是一種策略,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能量,最終目標是可以做到學術自由!
累積實力走向更公平的國際舞台
與國際接軌在現代而言,已經不只是趨勢,甚至是必須,不僅在國際舞台上能夠有較公平的對待,更是認清自己在整個體系的位置。國際參與是種手段,重點是如何鼓舞自己多方嘗試及接觸,想辦法走出自己的小圈圈,仰望更廣闊的天空,徜徉在無垠的大海,即使不能每一次都中獎,至少能增加好運的機率,當成功機會出現時牢牢把握。
系統性的方法與策略可以少走冤枉路
最後,蔡校長的演講總是令人嘆為觀止,不僅僅是演講的內容,風格技巧與視覺的呈現無一不令人五體投地。連同平常在臉書社團上所提供的觀察與意見,我覺得校長像是青年醫師的領航者,不僅提供大魚,提供好釣竿,更告訴我們哪裡是好的魚場,釣上來的魚要怎麼料理、怎麼交易。每次聽蔡校長演講,都有與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的感覺。
研究,確實不是一分努力就絕對有一分收獲,但是有明確的方向、有前輩的提點、有系統性的方法與策略,一定可以讓人少走很多冤枉路,讓人能夠踏實地往自己的目標邁進,這次論壇裡每一場演講,都是講者研究路程上的寶貴經驗及心血,有強者的提點與練等方法,就算無法一下成為大師或與他們比肩,至少不會亂點技能樹,也給自己有更明確的目標,希望不久的將來,我也能夠解開很多成就!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