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6 / 6

研討會設計概念

 

策展人:蔡依橙

 

 

01_concept

 

 

從 0 到 1

 

有太多的年輕朋友,為了「第一篇論文」,掙扎許久。

 

除了每年開設的研究工作坊之外,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,就是我們用更輕鬆的方式,去回答「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」的時候。(你知道的,工作坊的確學很快,但課中實作、課後作業,部分同學總是覺得有點操 XD)

 

 

四大主題

 

根據這一年來的觀察,我們發現,剛起步的醫學研究者,資源拮据,但卻常被指派 EBM(實證醫學)相關工作。於是,藉由 EBM 進一步發展,寫成論文,似乎是個不錯的模式。「反正論文還是得念」,整理一下,寫成文章,也是合理。所以有了「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」單元。

 

「健保資料庫」,在台灣發展多年,已經進入成熟期,這次我們邀請在三年內,從起步走到國際獎項的張俊鴻醫師,分享如何匯聚自己的各種能力,讓自己被看見。也邀請傑出研究者潘怡如醫師,分享在台灣應該很重要但卻很少人作的「cost-effectiveness / cost-utility analysis」。

 

「該不該讀博士?」更是一個傷透腦筋的問題,讀的人往往為了畢業奔波勞苦,沒讀的人卻都想試試,簡直是個圍城:「城外的人想衝進去,城裡的人想逃出來。」與其燒腦,不如我們請三位學術成就都很好,但想法各有不同的醫師,與您分享三種立場:「不用 / 或許 / 值得」。您現場聽聽,那個更適合您。作對決策,對人生的價值,可遠超過學費。

 

為什麼我們那麼建議往「國際」走?因為講英文比較高尚嗎?並不是。而是在國際學術社群,你會獲得更為公平的對待、你會看到更為廣大的世界。多開一百台刀、多看一千個病人,你獲得的是線性的增長。但進入國際社群,你將獲得「等級跳升」式的視野與思考改變,甚至預測趨勢走向。「參與國際學術社群」的三位講者,將告訴您他們獲得了什麼。

 

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,為你而辦,等你前來。

 

 

活動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