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9 / 30

原來外面的世界有許多努力變強的人

 

作者:匿名

 

 

ymrf_20160925_441

 

 

資歷越深,徬徨無助越多。

 

去年參加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時,剛升上主治醫師,意氣風發,一邊聽著台上優秀前輩的演講,一邊規劃著自己美好未來前程。過了一年,成就沒有,徬徨與無助卻是多了不少。今年的報名猶豫一段時間,有些內容對於二線科的我並不實用,但是衝著下午的「是否念博士」及「走向國際舞台」,還是堅定地報名。直接說結論:真的很值得!又讓我重拾對於工作的衝勁與未來的嚮往。

 

 

自己行動力不足卻想做很多事

 

講者們其實有許多共同特質,例如:他們相信成功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累積而成。張凱閔醫師:「論文一定要每天寫,就算只有一句話也好。」及吳爵宏醫師:「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,但你需要開始才能很厲害。」他們不拒絕任何的機會,即使這些機會一開始可能是以屎缺形式呈現。蔡校長:「當別人仍等待「確定感」時,相信自己並持續前進的人,就是未來的強者。」

 

從他們身上,我發現自己的心理素質其實很弱又好高騖遠,但行動力卻大大不足。藉由這次的論壇省思自己,也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。

 

 

人生沒有平衡,只有取捨。

 

至於最想聽的「是否念博士」主題,並不是聽完就可以讓你立馬決定要不要念博士。從這些講者當中,我得到的核心訊息是「請好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要什麼」。我們會為了升遷、為了上司、為了很多原因升起念博士的念頭,這些都沒有錯,但要確定的是,這些原因,這個博士學位,在你人生中的地位與角色是什麼,而你又會失去些什麼,這也是很多講者強調的機會成本概念。我當初徬徨的原因是,我什麼都想要,卻發現什麼都抓不到。講者們告訴我,人生沒有平衡,只有取捨。

 

 

不努力的人生,不是我想要的。

 

升上主治醫師這一年來,我常常會有一種,「好像這樣就好了?」的感覺。如果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,不用太努力,不用一直進步,好像也可以過一輩子。但是,內心一直問自己,這是你要的人生嗎?

 

藉由這次論壇,讓我再次證實,外面的世界,其實很多人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更好、讓自己被這世界看見。論壇結束後,我告訴自己,請努力地讓自己走出去,讓自己被看見!

 

參加了好幾次新思惟的課程,不管是大班研討會或是小班工作坊,當天會議流程都十分順暢,時間控制也極為精準。最近自己開始要籌畫活動,以新思惟當標準來策劃才發現,眉眉角角其實很多,也需要極為強大的背後工作團隊撐腰,才能讓活動進行的如此流暢!再次感謝新思惟!

 

(橙編按:謝謝資深校友肯定!辦活動其實不容易唷~XD)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