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9 / 30

新思惟賜予你飛向國際的翅膀

 

作者:高雄長庚醫院 精神科 許智維 醫師

 

 

01_hsucw

 

 

將寶貴的經驗傳承給年輕研究者

 

十位講者中,扣掉三位元老級人物(吳昭慶醫師、陳育群醫師、蔡依橙校長),剩下的講者好像有五位過去都有上過新思惟的課程。這些講者在接受新思惟各種小班課程的滋養後,繼續回到各自的領域更加發光發熱,最後又再度回到這個研究論壇上,繼續傳承新思惟的養份。

 

張俊鴻醫師分享過去自己發表健保資料庫的心路歷程,包括從零到一,各種找主題的訣竅,如何判斷重要題目、健保適合、台灣優勢等,有寫健保資料庫主題的人,應該都能深深體會箇中辛苦。過去曾在新思惟網站上拜讀張醫師的文章,深深感覺其內容平鋪直敘,但相當實用,而演講內容就更是不用多說。

 

 

跨界創造全新價值

 

過去,曾有被潘怡如醫師教導的經驗,當時就深深覺得這位老師相當厲害(間接導致我選了目前的專科),沒想到這次居然可以請到潘醫師來分享!她講的是大家比較沒聽過的成本效益與成本效用分析議題,最大的感想是「跨界去創造出全新的價值」。當大家都用健保資料庫只去分析兩個疾病或藥物的相關性時,或許你可以增加經濟這個觀點去分析,創造文章更大的 impact。

 

謝孟樵醫師把 EBM 的核(ㄉㄜˊ)心(ㄐㄧㄤˇ)精(ㄈㄤ)神(ㄈㄚˇ)融入到這次的演講中,算是有拍照工具的條件下 CP 值最高的講課(可以拍下來,看 meta-analysis 論文時,當工具表查)。謝醫師在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中,當時好像還在台下,才過一年就已經躍變成台上的分享起步的講者,非常厲害。

 

張凱閔醫師承接過去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的演講,除了一貫的 update 文獻是用分秒必爭這樣的維度在處理,這次特別把進行 meta-analysis 的工具提出來做了分析比較圖。最讓我驚訝的是,聽起來張醫師是一直用他目前自認比較貴、難上手的 Stata 在作 meta-analysis 文章,那如果改用 CMA,不知道速度是否能再提升?

 

 

經典分享、切合需求

 

吳青陽醫師、吳昭慶醫師、陳育群醫師是各自以自己的立場,講述是否要念博士這個主題,每位都很經典的分享自己切身經驗,博士、研究、臨床工作這三件事情在人生中的機會成本,說到底還是要自己去思考後才能做決定。印象最深的是,第一、沒想到居然德國兩年的花費這麼低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十多年前的物價造成的結果;第二、潘醫師好像也是旅外念博士的最佳代表 XD,真想聽聽她的看法。

 

吳爵宏醫師、陳沂名醫師、蔡依橙校長分別講述舉辦國際研討會、參與國際演講、看準學術期刊趨勢,內容精神就是希望我們能精準、有效的跟國際學術交流。說實話對這段演講其實沒有多大的心動之處,因為平常如果有在追新思惟的人,應該對與國際接軌這件事情,就像吃飯洗澡一樣習以為常了。最大的心得是記得以後要報名新思惟的《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》與《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》來鍛鍊演講技巧,以及要定期追蹤新思惟的消息。

 

過去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告訴你如何起步、用什麼方法起步,最適合資源不足的年輕醫師;這次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除了分享已經起步之人的經驗,更告訴我們起步後要如何再往國際邁進。簡而言之,若環境要囚禁你的腳步,新思惟會賜予你雙翅膀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