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振興醫院 影像醫學部 方詩珺 醫師
三年前也曾參加過青年醫學研究論壇,和之前演講相比,這次多了更多實用方法的傳授,新思惟的演講內容總能切中聽者的需要,即便是曾經聽過的演講者,也能端上不一樣的菜。上課的時候順順的聽演講好像也沒什麼,但是後勁很強,上完課一回家,忍不住就想拿出上課筆記和課前問答的內容,細細回味今天的內容……
(橙編按:新思惟的工作坊和研討會,最有趣的就是尾勁強 XD 我們在活動規劃時花了蠻多的心力,很高興實際讓您感受到!謝謝分享!)
作者:振興醫院 影像醫學部 方詩珺 醫師
三年前也曾參加過青年醫學研究論壇,和之前演講相比,這次多了更多實用方法的傳授,新思惟的演講內容總能切中聽者的需要,即便是曾經聽過的演講者,也能端上不一樣的菜。上課的時候順順的聽演講好像也沒什麼,但是後勁很強,上完課一回家,忍不住就想拿出上課筆記和課前問答的內容,細細回味今天的內容……
(橙編按:新思惟的工作坊和研討會,最有趣的就是尾勁強 XD 我們在活動規劃時花了蠻多的心力,很高興實際讓您感受到!謝謝分享!)
作者: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謝秉翰 醫師
一直以來我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,如何成為一位「好」醫師。這一路的矇矇懂懂就不說了,不過很慶幸的是,我完成了入門步驟,成為一位正式的醫師,但距離這個「好」字,我仍然在找尋,屬於自己的定義。
這是條不歸路,一旦開始,就不要停 XD(誤)
從小時候以為很單純的醫師形象,到進入醫院後觀察到的醫師面向,這兩者間有很大的差異。現在的醫師處在資訊爆炸、研究興盛的時代,除了臨床要顧好病人之外,再來就是研究如何與臨床達到完美的搭配。當然還有教學部分。
和以往想像只要把病人看好的醫師形象比起來,差異很大。偏偏,學校教我們的就只有學習書本的知識,用課本的知識來考試,這在進入臨床後,產生很大鴻溝。
臨床幾年後,我才真正的開始適應、了解,原來,每個決定都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,只有相對正確的答案。
你的每個治療、觀念的更新,完全都必須自己好好努力。你必須會查詢期刊,在眼花繚亂的資料中,汲取相對可信的資料;必須每天在病人海中做出最正確的決定;同時必須利用每天看病人的過程,讓自己成長不停滯。
當醫師真的好累,但真的好有趣!
作者:內科部 黃俊凱 醫師
很高興能參加期待已久的新思惟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,在繁忙臨床事務中,找到未來的方向,是我這次希望能從這個活動中得到的。
張俊鴻醫師是我的大學同學,畢業後已有一段時間不見,藉由此次的論壇,一方面為老同學的成就開心,也獲得很多張俊鴻醫師從這研究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,「找對好教練,老實練五遍」是像我這種基本功不紮實的人的痛。十字延伸法則是研究找題材的好助手,從跨領域的期刊,以及流病學期刊入門也是非常實用的建議。
作者:台北慈濟醫院 家醫科 沈明昌 醫師
「如果你不創造自己的夢想,別人會僱用你完成他的夢想。」
對我而言,剛考過專科醫師沒多久,突然覺得無所適從。有一搭沒一搭的寫著科裡面規定的「畢業論文」,卻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。這句話點醒了我,讓我去想想現在與未來,我要的究竟是什麼。
感謝新思惟精彩的活動。在這當中,多位講者提到,讓我也一再思量的就是「人生沒有平衡,只有取捨」。每個人的時間就這麼多,花在某一件事情上,就勢必會犧牲另一件事情,而犧牲的究竟是什麼?有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。而這一天的論壇,講述的是講者們的努力與選擇。
首先,上午的課程是關於如何寫論文,由 4 位講者分別介紹他們在健保資料庫和統合分析的寫作實例與技巧。健保資料庫是台灣的寶藏,裡面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東西。陳育群醫師在引言時提到令人振奮的消息,就是 95% 的人一生只發一篇論文,這對於第一篇論文難產的我來說,是莫大的鼓勵(寫出來就跟 95% 的人一樣啦)。
作者:嘉義長庚醫院 復健科 賴逸軒 醫師
身為一個剛晉升的主治醫師,在無充分資源的情況下,要生出論文實在難上加難。
還好,有健保資料庫以及百萬歸人檔可以使用,但看似如此豐富的資源,卻不知道該如何使用,如何開始又成了第二個難題。就像發現了一座金礦山,卻愁要用什麼工具開採?在何處開採?如何訂定適合的題目是非常重要的。
張俊鴻醫師在演講中提供了很好的方向,健保資料庫研究特別適合四類題目:長期、跨科、特殊與稀少。然而假使有幸完成了第一篇論文且被接受後,接續而來的,卻完全是一個全新的輪迴,依然得從第一步打地基開始。對於此情況的因應之道,俊鴻醫師建議使用十字延伸法,將原本的論文做橫向或縱向的延伸,如此可以減少從頭來過的時間及人力成本,替我們未來減少許多不須走的冤枉路。
成本效益與成本效用分析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一個研究概念,但不可否認,它在未來的醫療健康決策中,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台灣的健保體制下更是如此,貧乏的資源卻又希望能夠將效益最大化。
這次學習到了兩個新的名詞:成本效益分析 (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, CEA) 與成本效用分析 (Cost Utility Analysis, CUA)。潘怡如醫師慷慨地分享她的寫作技巧:由原本從事的 RCT 架構中,另外增加一項收集 cost 的步驟,再進行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