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9 / 30

一場要特別早到、搶坐前面位置的活動

 

作者:臺大醫院 核子醫學部 黃潔宜 醫師

 

 

02_jyhuang-1

 

 

這是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,參加前小猶豫了一下,但是在朋友同事的推薦下,想說還是來試試看好了。聽從朋友建議,還要特別早到、搶坐前面的位置,以方便照相與聽講,與平常上課開會要想辦法躲到後面做自己的事,完全是不同想法。

 

 

研究主題也可以這樣切入

 

第一段課程為健保資料庫,雖然知道健保資料庫適合做研究已久,從它炙手可熱到現在號稱被拒收,我都還沒正式入門過,所以今天就來聽聽專業者的看法。

 

張俊鴻醫師,點出了很多適合想主題的切入方式,與適合投稿的地方。我覺得講者在這兩點講得非常實際,我應該會認真應用在自身身上。然而可惜因為時間關係,無法真的帶我們去看說資料怎麼申請,統計怎麼跑,我知道另外有《健保資料庫工作坊》的課程,只是若在此有提到些許,也許可以幫助我決定是否要參加工作坊。

 

張俊鴻醫師另外提到一點是,起頭十分困難,這讓我有點安慰。有時看這些台上的講者,其實年紀雖比我稍長一些,但是發表卻比我多很多。我自己目前有一篇 meta-analysis 產出,但這篇就花了我一整年,想說以這一年一篇的速度,要破個位數就已經不知什麼時候了。

 

 

未來我也可以這麼用

 

潘怡如醫師的部分是我最認真聽講的部分,因為他說的 CEA、CUA,我覺得之後可以應用於我自己的研究,雖然 CUA 的 QALYS 其實沒有這麼好做(是說什麼都很難做),但在研究中先簡單加入 cost analysis 與 CEA,就能有不同切入點,可以增加 paper 的獨特性,否則,努力很久的文章跟別人一樣,實在很嘔。

 

最後有個建議,不知有沒有機會有 CEA、CUA 的工作坊呢?

 

(橙編按:這部分必須老實說,如果是過去國衛院資料時代,那是一定會想辦法開課協助大家入門,發揮健保資料優勢的,但資料取得轉往加值中心後,方便取得的資料目前只有抽樣歸人檔。我們還在繼續觀察可行性,感謝詢問!)

 

 

在 meta-analysis 的研究有更多思考點

 

第二段課程是在講 meta-analysis,這部分由於我最近剛好完成了一篇 meta-analysis,所以可以很容易跟上。感謝謝孟樵醫師非常多 tips 的提點,如何搜尋以及 OR、AND 的應用,PubMed filter 這我自己沒有用過,覺得非常實用,若之後繼續做 meta-analysis,這些 tips 可以提供很多幫助,不會像之前土法煉鋼,埋頭亂亂來。

 

張凱閔醫師介紹的 comprehensive meta-analysis,希望也有機會可以實際使用。另外兩位講者都有說到,除了 NHIRD、meta-analysis 之外,還是要繼續蒐集 cohort study and basic study 的範圍,我想也是很實際且重要的建議。

 

 

生涯,需要自己抉擇、自己體驗。

 

下午的課程主要是生涯規劃與經驗分享,感謝主辦單位認真將此主題分為正反與中立三方,但好奇講者本身是否真是站這三方位置。對於有念博士的那兩位講者,其中的辛苦與犧牲似乎較少著墨,較好奇這部分。又或者像陳育群醫師其實在國內時就已有發表,出國念博士當然是增廣見聞,但是與自身的經驗無法作連結,當然我知道就只是經驗分享。

 

 

獲得的比想像還多

 

第四段的國際交流部分,給我很大的鼓勵。吳爵宏醫師分享他聯絡與接待外賓的過程與注意事項。而陳沂名醫師的經驗分享,也鼓勵了多去參加各式會議(以前其實有點懶得參加),因為獲得的比想像中多。

 

感謝新思惟辦了這樣的論壇,給我機會可以多看、多了解其他青年學者的成就與經驗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