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PubMed 下的所有文章

2016 / 9 / 6

[課前問答] Medicine 暴跌的徵兆、原因與啟示

 

作者: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兼 策略長 蔡依橙 醫師

 

 

43_business 

 

 問:投稿期刊如何找?如何知道自己的文章價值大概是在幾分的等級?如何快速尋找標題非醫學領域但分數不錯,又很可能接受自己文章的期刊?(小兒科主治醫師 PGY)

 

答:

 

如何知道自己的文章該投幾分的期刊?

 

寫作的過程中,如果你曾經精讀過自己找到的 references,應該可以感覺到,這個領域大家都投那邊,以及新穎題目的衰退速度。

 

例如:你做的題目第一次做的人登 Lancet (IF ~39),第二次的人登 European Heart Journal (IF ~15),第三次做的人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(IF ~4),那你就知道,這次投稿你應該朝 0 到 3 分的區間試試看。

 

也有些題目,衰退的沒那麼快,最近幾年大家都投 PLOS ONE,也都有上,你就從這邊試試看囉。

 

我覺得以初學者來說,除了次專科裡頭熟悉的期刊外,PLOS ONE 是個不錯的開始,3 分左右的期刊,他仍有 70% 左右的接受率,其實相當不錯。同分的次專科期刊,通常都在 20-50% 的接受率左右。與 70% 相比,有顯著的差距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6 / 6

初學統合分析,最常卡關的 3 個地方。

 

講者:張凱閔

 

 

22_meta_kvchang

 

 

從產出到洗鍊

 

張凱閔醫師去年在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發表「我為什麼寫 systematic review / meta-analysis?」演講後,又繼續的向前邁進。剛好有幸拜讀幾篇凱閔最近剛被接受的文章,發現文章的洗鍊程度更進一層,非常厲害。

 

每個醫學研究者都會經歷過這段,先從拼死拼活中,勉強拼出一篇看起來像文章的開始,閱讀漸廣,發現自己可以做得更好,然後一步一步的回頭修正,逐漸完善。

 

我自己在 case report / original article / review 文章上,一直是這樣。第一篇都爛到自己不敢看,但後來的結構與寫法,勉強能讓自己覺得滿意,用字更少、更精確、也更有力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