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9 / 30

準備,是獲獎的重要因素!

 

作者:台中醫院 教學研究部 李其融 統計顧問

 

 

01_ymrf_20160925_703_licr

 

 

想更深入瞭解成本效益分析研究

 

身為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的製圖大賽得獎者之一,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與製圖方法。

 

先談談獲獎原因,我覺得是「我是有備而來的」!我是一名統計學家,過去的工作內容主要在分析醫護、資料庫、基因領域之資料,同時發展新的統計方法論與其應用。近兩年在統計方法論上鑽研成本效益分析 (CEA) 之方法改良,但是在實務應用上碰到一些瓶頸。所以在反覆地進行文獻搜尋中,意外地搜尋到這次論壇的主題之一:潘怡如醫師「資料庫研究:成本效益與成本效用分析」,因此興起了參加的念頭。

 

但我已經是 PhD,並且也參加過多次國際會議,而 CEA 只是論壇內容的 1/10,若包含健保資料庫主題,也不過就 1/4,近萬元的報名費,這樣值得嗎?這真的很難講。但換個角度,要不就把 3/4 不確定是否值得的內容,都把它「變值得」吧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創造自己的實質影響力

 

作者:北醫附院 整形外科 李維棠 醫師

 

 

ymrf_20160925_661_liwt

 

 

感謝好心人士轉讓名額

 

去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因為必須出國開會只好含淚把學弟推進坑(謎之聲:有沒有推坑集點卡方案啊?XD)。今年中秋連假時,半夜急診照會跟著連四拉四的摧殘之後,熊熊想起該報名今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卻發現線上報名居然已截止!

 

所幸在活動開辦的一兩天前,有熱心的新思惟之友願意轉讓,而原本計畫趕不上變化的行程,竟然也神奇的出現空檔,終於順利取得今年論壇敲門磚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讓自己的知識體系升級

 

作者:柳營奇美醫院 放射科 陳柏源 醫師

 

 

01_ymrf_20160925_608_chenpy

 

 

論壇帶給我莫大的衝擊

 

颱風夜裡,剛泡好咖啡,對著電腦,路上無車無人,夜深無聲。沉默太久,收穫也太多,我想該是來好好寫個心得的時候。

 

(橙編按:典出這裡,只是沒想到,做好做滿的朱市長,竟然沒刪文!現在還找得到!)

 

在天時地利之下,趁著獨自來台北外訓,總算讓我見到了默默追蹤兩年的馨絲薇 上到新思惟的課。雖然是第一次上課,但是,長期看著身邊學長姐、學弟妹、同事等進出這個神祕的殿堂,蛻變成不同以往的面貌及實力,看著新思惟的各方好漢所分享的心得、簡報、學術成就、獲獎經歷,心裡也早有準備,明白來到這裡參加的人們都不是吃素的。

 

即使心中對於論壇的樣貌有一點想像,在事前已經好好研讀每位講者的介紹、及講者回覆的課前問答,當走進會場報到的那一刻,我仍然經歷了很大的衝擊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帶給我觀念上的全新衝擊

 

作者:游天維 實習醫師

 

 

ymrf_20160925_606

 

 

一開始就毀三觀

 

「對剛升上主治,還沒有病例的研究者,仍然可以從 systematic review 開始寫起。」第二段開場,讓我頓生「毀三觀」之感,也確定這趟論壇一定不會白來。

 

為什麼說是「毀三觀」呢?與會之前,我的認知是:研究並非易事,至少有兩個難處,其一,沒有題目,其二,沒有病例。先前有耳聞,健保資料庫是研究者的瑰寶,足以解決第二個難處,所以看到這次論壇有這項主題,就報了名,目的是想深化一項技術,至於後面 section 主題「是否要走博士」、「如何走向國際」,其實沒有深思,覺得自己仍處於實習階段,考慮博士、國際等生涯規劃,都言之過早。

 

但講者的破題,便讓我一愣,心想「systematic review 不是十分高大上的東西嗎,怎麼會說初學者可以從這裡開始呢?」這段話,挑戰我原先的認知,讓人有種期待,好奇講者們接下來會有什麼精彩的分享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迷茫時代,明白人含金量爆表的分享。

 

作者:林口長庚醫院 一般內科 林錞語 醫師

 

 
01_innovarad_lincy_ymrf_20160925_441

 

 

這應該是我參加過的新思惟課程裡面,最讓人不緊張的一堂了,終於能好好把午餐吃完……XD

 

(仁編按:林醫師參加過《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》以及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》,更早甚至還有一個大活動《新思惟論壇: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》,偷偷問,上次大活動應該還能好好吃午餐吧?XD)

 

 

第一段開始,就有靈感!

 

張俊鴻醫師的演講,風格很內斂,雖然乍聽之下好像不是那麼有風采,但是仔細思考以後,反而激發了我很多靈感。像是如何提出重要題目,挑選健保適合而臨床試驗不容易進行的區塊,尤其要選擇台灣特具優勢的族群,最好是藥物上市以後的大量長期追蹤,然後「老實練五遍」!這真是過來人的金玉良言啊。

 

緊接著天才打手潘怡如醫師更讓人有望塵莫及之感,何止車尾燈,連引擎聲都聽不到啊…….之前聽過關於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與 cost utility analysis 的演講,因為完全不懂,覺得有點無趣。但是聽完潘醫師的課,整個就覺得這個概念實在太珍貴、太重要了(平常根本聽不到老師們討論這個啊),而且做的人不多,應該很有發揮的空間(甚至想說,好像去英國學一下也不錯齁!)。

 

(橙編按:因為我為了辦活動,花了一整天自學過,說實在的,潘怡如醫師 20 分鐘用清楚的例子全部說完了!我很懷疑這世界上還有沒有比他更強的說明版本 XD)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