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9 / 30

做研究,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!

 

作者:馬偕醫院 放射科 陳嘉泓 醫師

 

 

00_fb_innovarad_chench_ymrf_20160925_074

 

 

不同於過去參加過的新思惟工作坊(仁編按:陳醫師之前參加過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),這次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,學習到的不以實務技巧為主,而是更為抽象卻影響更大的觀念跟想法。當中有很多問題也許可以請教身邊的師長,但新思惟團隊找來除了解惑,還能提出不同想法、點出不同方向的高手群!

 

 

健保資料庫的各個突破點

 

本來最期待的就是健保資料庫,當今的顯學,但又有不少學長姐說已經沒東西可做,想聽聽講者們要怎麼破這個局。

 

果然個個厲害,十字延伸法要研究者拿出好奇心,要跨越領域 / 科別,各種混搭結果再作合理挑選,千變萬化,題目要多少有多少!加入經濟層面的思考,CEA / CUA 讓研究者更為務實,用數字呈現成本支出是否得到預期效益,再進一步提出修正模式,每一分資源都能發揮最大效果。現行健保制度包山包海,卻又不願跟民眾承認資源有限,要傳達這種概念,這樣的方法會成為最好的證據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檢視環境,往更好的自己邁進。

 

作者:馬偕醫院 胸腔內科 郭冠志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60925_113

 

 

去年也曾參加過,但是……

 

幾經掙扎報名這場活動,在報名前,同事問了一句:「你去年參加過了,結果有寫出甚麼嗎?」一整個戳中痛處。

 

沒有,從去年到現在的確都沒有進展,只能說自己太安逸於現況,不過,看著新思惟這次準備的題目,不管是激勵自己,還是拓展視野,都呼喚著我快來參加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原來外面的世界有許多努力變強的人

 

作者:匿名

 

 

ymrf_20160925_441

 

 

資歷越深,徬徨無助越多。

 

去年參加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時,剛升上主治醫師,意氣風發,一邊聽著台上優秀前輩的演講,一邊規劃著自己美好未來前程。過了一年,成就沒有,徬徨與無助卻是多了不少。今年的報名猶豫一段時間,有些內容對於二線科的我並不實用,但是衝著下午的「是否念博士」及「走向國際舞台」,還是堅定地報名。直接說結論:真的很值得!又讓我重拾對於工作的衝勁與未來的嚮往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成為強者才能靈活跳出困境

 

作者:亞東醫院 內科部 曾俊嘉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60925_400

 

 

在網路上已經追蹤新思惟及蔡校長一段時間,前些日子也上過《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》,這次看到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的課程,一開始有點猶豫,因為作為一個快要成為住院醫師的 PGY,對於自己所選的科別是不是喜歡、要不要繼續走下去,都還很困惑,討論該怎麼做研究、要不要讀博士班,似乎有點遙遠。但轉念一想,自從 clerk 以後,看到許多學長姐們被寫 paper 這件事荼毒 困擾?再加上先前一些經驗,慢慢了解到,擁有學術著作,似乎已經是我們這輩醫師生存的必備條件,於是就報名了這次的論壇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讓我滿載而歸、重拾信心的論壇

 

作者:台北榮總 外科部 官泰全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60925_301

 

 

心靈需要 refresh

 

身為新思惟長期粉絲,蔡校長和諸多同好在臉書上的言論,幾乎成為我每天滑手機必看內容,所以當初看到此論壇的主題,其實非常猶豫是否要參加,因為「健保資料庫」必須要實作才會有體悟,所以應該要去上《健保資料庫工作坊》。

 

「該不該念博士?」本來就是很個人的問題,且對於一個每天忙到昏天黑地的外科住院醫師,能把 Washington manual 翻過一遍就很厲害了,念博士離我太遙遠;國際社群和 Medicine 期刊殞落在臉書上討論很多,國際演講的know-how 應該要去《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》。所以後來吸引我的是 EBM 和當時一顆疲憊需要 refresh 的心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