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北醫附院 整形外科 李維棠 醫師
感謝好心人士轉讓名額
去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因為必須出國開會只好含淚把學弟推進坑(謎之聲:有沒有推坑集點卡方案啊?XD)。今年中秋連假時,半夜急診照會跟著連四拉四的摧殘之後,熊熊想起該報名今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卻發現線上報名居然已截止!
所幸在活動開辦的一兩天前,有熱心的新思惟之友願意轉讓,而原本計畫趕不上變化的行程,竟然也神奇的出現空檔,終於順利取得今年論壇敲門磚。
作者:北醫附院 整形外科 李維棠 醫師
去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因為必須出國開會只好含淚把學弟推進坑(謎之聲:有沒有推坑集點卡方案啊?XD)。今年中秋連假時,半夜急診照會跟著連四拉四的摧殘之後,熊熊想起該報名今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卻發現線上報名居然已截止!
所幸在活動開辦的一兩天前,有熱心的新思惟之友願意轉讓,而原本計畫趕不上變化的行程,竟然也神奇的出現空檔,終於順利取得今年論壇敲門磚。
作者:柳營奇美醫院 放射科 陳柏源 醫師
颱風夜裡,剛泡好咖啡,對著電腦,路上無車無人,夜深無聲。沉默太久,收穫也太多,我想該是來好好寫個心得的時候。
(橙編按:典出這裡,只是沒想到,做好做滿的朱市長,竟然沒刪文!現在還找得到!)
在天時地利之下,趁著獨自來台北外訓,總算讓我見到了默默追蹤兩年的馨絲薇 上到新思惟的課。雖然是第一次上課,但是,長期看著身邊學長姐、學弟妹、同事等進出這個神祕的殿堂,蛻變成不同以往的面貌及實力,看著新思惟的各方好漢所分享的心得、簡報、學術成就、獲獎經歷,心裡也早有準備,明白來到這裡參加的人們都不是吃素的。
即使心中對於論壇的樣貌有一點想像,在事前已經好好研讀每位講者的介紹、及講者回覆的課前問答,當走進會場報到的那一刻,我仍然經歷了很大的衝擊!
作者:匿名
去年參加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時,剛升上主治醫師,意氣風發,一邊聽著台上優秀前輩的演講,一邊規劃著自己美好未來前程。過了一年,成就沒有,徬徨與無助卻是多了不少。今年的報名猶豫一段時間,有些內容對於二線科的我並不實用,但是衝著下午的「是否念博士」及「走向國際舞台」,還是堅定地報名。直接說結論:真的很值得!又讓我重拾對於工作的衝勁與未來的嚮往。
作者:中國附醫 皮膚科 周宛儀 醫師
參加完這次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,只能說新思惟果然是個走在時代尖端、沒有極限的團隊啊!講題能如此貼近觀眾需求,還有正反意見大對抗,甚至連破解坑人期刊和掠奪者會議的方法都一起教,實在不簡單!
一整天下來聽了許多講者分享的故事,成功其實並非一蹴可幾,也絕非偶然,而是不斷的投資自己、精進自己與不停的練習。甫上完《健保資料庫工作坊》的課,實在很敬佩張俊鴻醫師劍及履及的魄力,十字延伸法和老實練五遍的方式也相當值得參考。
潘怡如醫師則是打開另一扇窗,提供一個成本效益與成本效用分析的方式,之前在乾癬生物製劑有看過類似的文章,在未來資源有限,僧多粥少的健保資源分配上,的確是相當重要的文章內容(這個感覺很值得跟 meta-analysis 和 systematic review 一起當下一輪新思惟小堂課的內容,在這次的時間太短,統計又太難,聽完要馬上上手的機率有點低)。
作者: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學影像部 鄭凱倫 醫師
去年因為不在台灣,無緣參與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看到大家分享課後心得,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參加。當在臉書上看到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開放報名時,二話不說,馬上刷卡繳交新思惟幣,抱著朝聖心情,準備聆聽各方高手分享武功心法。
出國前曾參加三次小班工作坊,對於新思惟辦活動的細膩早已非常熟悉,一直非常欣賞新思惟精準掌控時間,不會有講者講到欲罷不能、嚴重超時,每個講者又能在短短 20 分鐘之內,使出渾身解數,讓聽眾聚精會神聽到高水準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