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吳青陽 下的所有文章

2016 / 9 / 30

具備堅強實力,才能脫穎而出!

 

作者: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學影像部 鄭凱倫 醫師

 

 

ymrf_20160925_600_chengkl

 

 

一如往常的細膩、高水準

 

去年因為不在台灣,無緣參與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看到大家分享課後心得,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參加。當在臉書上看到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開放報名時,二話不說,馬上刷卡繳交新思惟幣,抱著朝聖心情,準備聆聽各方高手分享武功心法。

 

出國前曾參加三次小班工作坊,對於新思惟辦活動的細膩早已非常熟悉,一直非常欣賞新思惟精準掌控時間,不會有講者講到欲罷不能、嚴重超時,每個講者又能在短短 20 分鐘之內,使出渾身解數,讓聽眾聚精會神聽到高水準的分享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30

新思惟賜予你飛向國際的翅膀

 

作者:高雄長庚醫院 精神科 許智維 醫師

 

 

01_hsucw

 

 

將寶貴的經驗傳承給年輕研究者

 

十位講者中,扣掉三位元老級人物(吳昭慶醫師、陳育群醫師、蔡依橙校長),剩下的講者好像有五位過去都有上過新思惟的課程。這些講者在接受新思惟各種小班課程的滋養後,繼續回到各自的領域更加發光發熱,最後又再度回到這個研究論壇上,繼續傳承新思惟的養份。

 

張俊鴻醫師分享過去自己發表健保資料庫的心路歷程,包括從零到一,各種找主題的訣竅,如何判斷重要題目、健保適合、台灣優勢等,有寫健保資料庫主題的人,應該都能深深體會箇中辛苦。過去曾在新思惟網站上拜讀張醫師的文章,深深感覺其內容平鋪直敘,但相當實用,而演講內容就更是不用多說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9 / 6

課前提問回覆

 

 

20150919_YMRF_174

 

 

這次論壇,所有與會者的提問,我們全部收到了!根據專長與資歷分類後,轉請講者們回覆。

 

講者憑著自身的經歷、專業、個性、訓練與風格,提供了非常精彩實用的內容,趕快來找一找,你的問題在哪裡?講者給了你怎樣的答案?

 

活動當天,除了聽聽高手們的成長奮鬥史,也歡迎您準備更深入的問題,舉手發問!

 

 

[課前問答] 用健保資料庫讓自己被看見張俊鴻

[課前問答] 資料庫分析: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分析潘怡如

[課前問答] 既然做了 EBM ,就順便寫篇論文吧!謝孟樵

[課前問答] 初學統合分析,最常卡關的 3 個地方。(張凱閔

[課前問答] 讀博士?不用!很多有趣的研究,現在就可做。吳青陽

[課前問答] 讀博士?或許,但請先想清楚這些事。吳昭慶

[課前問答] 讀博士?值得!研究困境的沈澱、深化與突破。陳育群

[課前問答] 國際學術交流,有趣且值得!吳爵宏

[課前問答] 為什麼一定要站上國際舞台陳沂名

[課前問答] Medicine 暴跌的徵兆、原因與啟示蔡依橙

 

 

近期課程

 

 

2016 / 9 / 6

[課前問答] 讀博士?不用!很多有趣的研究,現在就可做。

 

作者:長庚紀念醫院 林口總院 胸腔外科 吳青陽 醫師

 

 

31_no_cywu

 

 

問:想問吳青陽醫師,

  1. 年輕主治醫師病人不多,光靠自己的病人數不太容易收夠病人,加收別人的病人常常資料漏東漏西,請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
  2. 除了新奇的 / 好的點子外,臨床研究如何克服「數大就是美」的門檻?(一般外科主治醫師、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)

 

答:針對第一個問題,資料收集之前,應該要對收集的疾病有一定的認識。

 

我建議可由兩個面向來考慮:面向一,選定研究重點十分重要,建議由臨床服務量較大的議題入手。面向二,建立自己專有的病歷記載格式。

 

而建議由臨床服務量大的議題入手,原因有以下三點:第一,這類疾病嚴重度相對簡單,有可能是您臨床最常接觸的,熟悉度高。第二,老師們應該對這種議題興趣不高,可有效降低進入技術門檻。第三,可有效積累案例數,方便統計進行。

 

至於,如何建立自己專有的病歷記載格式,我會建議您可以針對 PubMed 上近五年的期刊進行地毯式閱讀,並且系統性歸納及分析其所討論內容,及收集參數表格。因為這些收集的參數,都是建立個人病歷記載格式的重要基礎。

 

藉由文獻回顧,了解對於該項疾病,還有那些可能分析面向,以此為出發點,盡力完整的病歷記載格式,再進行資料收集,可以有效的減少數據蒐集不全的情形。另外,對於疾病的分類或是分期相關的參數,要全部留下,因為這樣才能因應後續分類 / 分期的改變,確保您收集的資料,不會因為疾病分類 / 分期改變而流失,無法繼續使用!

 

針對第二個問題,這確實是大哉問了!新奇的好點子就像花火一樣,確實燦爛,但卻是「剎那就是永恆」,或許能上一篇好雜誌,但是就沒有後續了。臨床研究注重的不是曇花一現,而是持久度以及專一性!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6 / 7 / 5

活動內容

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

2016 年 9 月 25 日 (日) 9:00a – 4:30p

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國際會議廳

ymrf2016.innovarad.tw

 

thumbnail-01

 

專門為「剛起步的醫學研究者」設計的研討會,各路成績卓著的講者,與你分享四大面向:要不要讀博士、國際參與、健保資料庫、統合分析。

 

不用再糾結於青年的定義(每年心得都有朋友對「青年」有微詞 XD),心態年輕,就是年輕。新思惟研究系列活動,從 24 到 63 歲,都有伙伴前來參加,演講主題是否吸引你,才是最重要的!

 

 

誰適合來?

 

  • 你是新朋友,沒上過新思惟的研究工作坊,想先藉由大活動評估看看。本活動有多位新思惟工作坊講師,讓您能直接看看他們是怎樣的人?研究資歷與教學風格,你是否喜歡?
  • 你是老朋友,想知道在做研究的新思惟之友,今年想些什麼?您將能從更多 brilliant minds 的演講中,找到更多參考資訊,繼續努力並調整。
  • 你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念博士,畢竟是個重大決定,時間、壓力、體力、家庭各方面的成本都很高。本次特規劃「我該不該讀博士」時段,三個傑出臨床研究者、三種選擇、三種說法,一次聽完!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