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北醫附院 整形外科 李維棠 醫師
感謝好心人士轉讓名額
去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因為必須出國開會只好含淚把學弟推進坑(謎之聲:有沒有推坑集點卡方案啊?XD)。今年中秋連假時,半夜急診照會跟著連四拉四的摧殘之後,熊熊想起該報名今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卻發現線上報名居然已截止!
所幸在活動開辦的一兩天前,有熱心的新思惟之友願意轉讓,而原本計畫趕不上變化的行程,竟然也神奇的出現空檔,終於順利取得今年論壇敲門磚。
作者:北醫附院 整形外科 李維棠 醫師
去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因為必須出國開會只好含淚把學弟推進坑(謎之聲:有沒有推坑集點卡方案啊?XD)。今年中秋連假時,半夜急診照會跟著連四拉四的摧殘之後,熊熊想起該報名今年的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卻發現線上報名居然已截止!
所幸在活動開辦的一兩天前,有熱心的新思惟之友願意轉讓,而原本計畫趕不上變化的行程,竟然也神奇的出現空檔,終於順利取得今年論壇敲門磚。
作者:長庚紀念醫院 林口總院 胸腔外科 吳青陽 醫師
問:想問吳青陽醫師,
答:針對第一個問題,資料收集之前,應該要對收集的疾病有一定的認識。
我建議可由兩個面向來考慮:面向一,選定研究重點十分重要,建議由臨床服務量較大的議題入手。面向二,建立自己專有的病歷記載格式。
而建議由臨床服務量大的議題入手,原因有以下三點:第一,這類疾病嚴重度相對簡單,有可能是您臨床最常接觸的,熟悉度高。第二,老師們應該對這種議題興趣不高,可有效降低進入技術門檻。第三,可有效積累案例數,方便統計進行。
至於,如何建立自己專有的病歷記載格式,我會建議您可以針對 PubMed 上近五年的期刊進行地毯式閱讀,並且系統性歸納及分析其所討論內容,及收集參數表格。因為這些收集的參數,都是建立個人病歷記載格式的重要基礎。
藉由文獻回顧,了解對於該項疾病,還有那些可能分析面向,以此為出發點,盡力完整的病歷記載格式,再進行資料收集,可以有效的減少數據蒐集不全的情形。另外,對於疾病的分類或是分期相關的參數,要全部留下,因為這樣才能因應後續分類 / 分期的改變,確保您收集的資料,不會因為疾病分類 / 分期改變而流失,無法繼續使用!
針對第二個問題,這確實是大哉問了!新奇的好點子就像花火一樣,確實燦爛,但卻是「剎那就是永恆」,或許能上一篇好雜誌,但是就沒有後續了。臨床研究注重的不是曇花一現,而是持久度以及專一性!
數據探勘: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 專案團隊
一如往常,為了讓大家更知道,9 月 25 日當天,坐在自己附近的,都是些什麼樣的伙伴,也為了讓講師們,準備更適合大家的演講內容,新思惟大數據 分析團隊,將報名資料作了以下整理。
至於這樣的數據代表了怎樣的意義,就讓各位自由詮釋囉。
這是我們開始使用信用卡報名後,舉辦的第 4 次大活動。承蒙新思惟之友們的支持,對新思惟品質的信任,所以願意一再的參加大型研討會、小班工作坊,謝謝各位相信新思惟的老朋友們,而我們也會更加用心、傾聽各位的需求,舉辦優質而高效率的活動。
新朋友們也別氣餒,想要搶得報名先機,建議免費訂閱電子報,並到我們的專頁按讚,雙管齊下,好活動絕不漏接!
策展人:蔡依橙
有太多的年輕朋友,為了「第一篇論文」,掙扎許久。
除了每年開設的研究工作坊之外,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,就是我們用更輕鬆的方式,去回答「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」的時候。(你知道的,工作坊的確學很快,但課中實作、課後作業,部分同學總是覺得有點操 XD)
引言人:張凱閔
剛起步的醫學研究者,資源拮据,但卻常被指派 EBM(實證醫學)相關工作。於是,藉由 EBM 進一步發展,寫成論文,似乎是個不錯的模式。「反正論文還是得念」,整理一下,寫成文章,也是合理。所以有了「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」單元。